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关于组织“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 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申报和招标村赛题征集的通知

时间:2025-04-21   来源:    阅读:

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已发展成为浙江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省级A类学科竞赛。为做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赛每年从全省不同地区遴选一批竞赛合作基地乡镇,选取其下辖的1-2个村或涉农企业,从中提炼其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竞赛赛题,并编织成竞赛指南。我校为更好的支持本届大赛,现面向全校征集大赛基地乡镇和招标村赛题,具体通知如下:

一、基地乡镇申报和招标村赛题征集要求

(一)自愿申报

乡镇自愿申报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村或者涉农企业同意成为招标村。鼓励学校师生与对应乡镇村企建立长期结对合作关系,以促进项目成果的持续转化落地。

(二)积极配合

1、乡镇做好推选工作

乡镇推选出下辖的1-2个村或涉农企业作为招标村,填写《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申报表》。

2、招标村做好出题工作

招标村梳理出村中急迫需要解决的乡村振兴现实问题,根据《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招标村申报表》,每个村编写1-5道赛题。赛题通过专家修订后,编入大赛指南,由大赛秘书处向全省高校发布。

3、招标村做好学生调研协调配合工作

招标村需要指定学生调研对接联系人,积极配合秘书处做好学生团队进村调研工作;在比赛期间为学生团队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关资料,给予住宿及交通的协调和指导,协助管理学生调研期间的安全。招标村师生接待费用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二、基地乡镇和招标村企业可获得的支持和服务

1)基地乡镇和招标村可浏览参赛作品,有意向使用的作品的,可在大赛秘书处协调下,与参赛团队合作,获得解决方案。

2)基地乡镇和招标村可通过大赛,在高校和社会得到宣传推广。

3)作为大赛合作的基地乡镇将获得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授牌,并与高校取得长期合作关系。

4)对于贡献突出的企业授予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伙伴称号,企业可以通过大赛优先投资孵化项目,并与校取得长期合作关系。

5)基地乡镇代表有资格参加大赛决赛和开闭幕式,参加乡村振兴论坛、乡镇发展沙龙、大赛风华集市等大赛系列学术和交流活动。

、时间安排

1421—425日,各乡镇提交《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申报表》附件1;各招标村提交《招标村赛题》附件2

2426—5,大赛秘书处整理申报表和赛题编校并向全省高校发布

369月,举办校级初赛、省赛推荐。

410月—11月,省级复赛及决赛,评选出优秀竞赛合作基地乡镇,并邀请优秀竞赛合作基地乡镇参加颁奖典礼。

511,基地乡镇和招标村获得参赛作品浏览权限,对接项目落地或商业运营事宜。

四、大赛主要题型

针对乡村的四大类需求,大赛招标村命题共有四种类型:乡村产业创意类、乡村规划设计类、乡村人文公益类和农业科技类。鼓励参赛团队加强与乡村企业或合作社合作,以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第一类:乡村产业创意类。本类选题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乡村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角度,开展产业创意设计和落地应用,作品为创意策划书(商业计划书)、产品样本、应用情况说明等。鼓励招标乡镇在命题模板中找到与当地需求契合的类型,加入匹配信息,顺利完成命题的基本写作。

第二类:乡村规划设计类。本类选题从建筑、人居、环境、生态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创意,包括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利用、农居建筑、人居环境、闲置空间、生态环境、景观环境、村镇规划、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和应用说明等。本类选题分为规划类和工程建设类两大类。

第三类:乡村人文公益类。本类选题以提升乡村精神文明面貌和文化内涵为目标,以非直接盈利为导向的综合型题目。治理和公益方面的设计提交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决策咨询报告文创方面的设计提交活动创意策划书及执行方案、文学作品、影视剧本、短视频、微电影、歌曲作品等(艺术作品须附作品创意阐述)。本类选题分为文化内容整合与创作类、乡村社会治理类、乡村教育与社区服务类三类,选择方案部分活动进行试运行。

第四类:农业科技类。本类选题是以提升农业科技为目标,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和发明设计(含各类软件、硬件应用设计),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如农业数字化、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绿色低碳与能源结构转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技术推广与应用、农业机械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技术,助推农业现代化。作品需要提供设计样品、文字介绍、操作手册、效果证明及相关资料和物件等,数字化小程序和软件设计作品需提交源代码。

有意向的老师积极动员乡镇和招标村开展赛事编制相关工作,于425日前将《第八届建行裕农通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申报表》、《第八届建行裕农通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招标村申报表》直接发送到大赛秘书处邮箱:xczxds@zufe.edu.cn

大赛秘书处联系人:苗老师0571-8673266319564132660

校内咨询联系人:李老师(0571-83686186,***********













附件1

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

申请单位情况

申请区县(乡镇)

鹿城区藤桥镇

行政村数量

5

地址(乡政府)


乡镇负责人


24小时值班热线


乡镇对接人


联系电话


推荐高校


推荐村庄

村庄1

雅漾村

村庄2


乡镇

介绍

乡镇介绍内容编写:内容包括乡镇基本情况,行政区划,地方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特色等),近期发展目标等。字数超过500字左右。

例子:

藤桥镇位于温州市鹿城区西部,是东瓯文化发源地、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藤桥位于温州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东接仰义、南靠瓯海、西挨山福、北临永嘉,镇域面积96.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8万,外来人口约3.5万,下辖3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藤桥镇坐拥省级轻工产业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0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批零住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区前茅。依托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创成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镇形成了以藤桥玉米、上戍草莓、岙底毛芋等农作物为主,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格局。藤桥镇名特优农产品众多,藤桥禽业、进兴农业、展宏畜牧、高山农业等众多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藤桥镇森林覆盖率58%,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广袤的山林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镇域范围内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有群山环绕的岙底山区、闻名遐迩的岩雅山风景区和鹿城第一高峰——龙娘山等;在人文景观方面,有4000余年历史的曹湾山遗址、田塘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山古村落、小岙民俗文化村和浙南最大的古家具交易市场——上埠头村等文化资源。此外还有前林渔灯、下岸板凳龙、林山乌豆酒、锡器制作等非遗文化资源。藤桥镇已日益成为温州都市近郊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


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基地乡镇申报表

附件2

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

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竞赛招标村信息与选题表

招标村名称

雅漾村

所属乡镇

藤桥镇

村书记/村长

陈建东

联系电话


联系人

陈建东

联系电话


村简介

雅漾村位于藤桥镇南部,东与上埠头村隔江相望,南连泽雅镇,西靠岩雅山,北与西腾村接壤。村庄面积3.78平方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258,常住人口789人。雅漾村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民居古风浓郁、古迹保存完整,目前古桥、古屋、古井、古树、古道五古尚在, 3A景区岩雅山风景区有高山平湖、凌云瀑、龙须瀑、天泉瀑布、深坑三折瀑、狮子岩等30余处景点,村庄内还拥有国家飞行营地(滑翔伞基地)、浙农生态农庄、藤桥食品有限公司、农家乐等体育运动基地和亲子活动乐园,村庄基础配套和村容村貌已基本打造完成。

   近年来,雅漾村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生态美丽新雅漾,村庄荣获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量化分类示范村、温州市十佳未来乡村、温州市级文明村、温州市五美乡村示范村、温州市基层党建示范村、温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注:村简介包括地理区位、人口结构特色资源、主导产业、获得的主要荣誉等。


1. 乡村产业创意类选题

是否选

排序

1.1

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和应用场景

¨


1.2

乡村数字化治理建设方案

¨


1.3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策划方案

þ

1.4

乡村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

¨


1.5

乡村休闲农业品牌培育

¨


1.6

乡村特色产品(含非遗、农家特色小吃、传统手工制品等)产品设计与数字化(直播、电子商务)营销

¨


1.7

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及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


1.8

强村富民村集体经营机制与治理模式

¨


2. 乡村规划设计类选题



2.1

村落环境风貌提升设计

¨


2.2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þ

2.3

村域IP形象设计与公共建筑设计

¨


2.4

未来乡村应用场景建设规划

¨


2.5

养生养老、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美丽经济新业态发展规划

þ

2.6

乡村风貌微改造、精提升规划



3. 乡村人文公益类选题



3.1

乡村特色节日/农事节庆活动策划和执行方案

¨


3.2

浙村、浙人、浙里事”——乡村故事短视频/动漫制作

¨


3.3

我们的村歌、村晚、村运乡土文化品牌设计方案

¨


3.4

村党建或红色历史文化提炼和相关宣传策划

¨


3.5

非遗项目(或传统手工艺项目)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微视频

¨


3.6

自治、法治、德治、智治 四治融合善治乡村治理方案

¨


3.7

乡村产业经营人才和治理人才培育

¨


3.8

老人等弱势群体社会服务方案

¨


4. 自选类(乡村根据需要提出)



4.1




4.2




注:请在所选内容上打,每村不超过5项,可均在同一类,也可在不同类,也可由自己出题,出题不超过2个。各村需要对所选题目进行排序①②③④⑤


招标村赛题编写模板

招标村:ÎÎ/街道/ÎÎ

拟解决问题及竞赛选题(赛题需求可按《附件2:村选题征集表》,也可新增实际需求)

先根据《附件2:村选题征集表》填写类别(乡村产业创意类、乡村规划设计类、乡村人文公益和农业科技类),再写背景、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要求的解决方案三个内容。字数不超过300字。

例:

乡村产业创意类

1. ÎÎ村竹笋、竹子工艺品等农副产品品牌、包装设计营销策划

(背景)朱湾村生态资源丰富内竹林遍地,笋味美食家家户户都有竹林、挖笋、山核桃等。村民养鸡养鸭、基本都有土鸡,土鸡蛋等产品。(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前是笋交易市场产业较单一,缺乏旅游人文特色。(要求的解决方案)请参赛团队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朱湾村特色农产品如竹笋农副产品等进行品牌、包装设计,并提出营销策划方案。

2. 春建村茶艺体验型旅游路线及相关旅游产品和活动设计

春建茶园风光秀美,区位条件优越,全拥有茶园9000余亩,是一个山清水秀、茶香四溢的农业生态型乡村。近年来,春建建成春建溪沿溪漫行绿道,茶山风情道特色茶旅风情线、春井访茶精品线路,通过一溪一山一路打造了独具春建茶风情的十里画廊亩茶园更是吸引了《三十而已》电视剧拍摄。目前,春建村旅游知名度低,旅游线路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匮乏。请参赛团队深入春建村调研,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设计体验型旅游路线,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或活动

乡村规划设计类

3.汪巷村民宿空间设计

汪巷村为政府评定的准3A景区,自然风景优美,近年来,汪巷村先后投入约170 万元,对村民的住房进行仿古徽式建筑改造,建设马头墙、仿古围墙等文化符号,使得村庄更具文化特色,带动全域开放式文化产业旅游村的发展。随着旅游的开发,汪巷村需要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但是目前农家乐与民宿暂无,缺乏整体性与协调性,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旅游需求请参赛团队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意向落地的民宿进行空间设计,使之成为精品案例典范,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发展农家乐与民宿产业。

4.六塘南村院落群体改造设计

美丽庭院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细胞工程,也是提升家庭成员素质,激发村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请参赛团队根据六塘南村的实际情况,在现有庭院基础上,考虑村庄整体环境元素和葡萄特色产业要素,选择某一片区内院落群体(片区面积要求4公顷-6公顷)进行一户一方案创新设计,打造别具一格、深含情怀、富含文化的农村庭院群,提升六塘村整体环境风貌和人文气息。

乡村人文公益类

5.金湾村重阳节庆典活动策划及执行方案

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中国人有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又被定为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金湾村60周岁以上老人在册有270人左右,村里特别注重老年人,每年重阳节都会举行活动,如为按照村文明实践银行评选出来的好人进行表彰、为老人送上一份礼物、老人集体聚餐等。请参赛团队根据本村自然、人文、物产等特点,策划一个可延续的节日活动,并设计出执行方案。希望以此提高乡村知名度,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自豪感、归属感。

6.张家埠村宣传片及系列短视频制作

近年来,张家埠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深入挖掘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融合建设以初创田野+智慧农业+创意文旅为主的多层次文化核心区,打造农业与文旅融合的新农村建设范本,2023年张家埠村成功入选了浙江省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名单。目前,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永安村需要制作富有张家埠特色的宣传片以及策划、拍摄、宣发富有乡村韵味的视频,让更多新媒体展现张家埠的新面貌,进一步提高张家埠村的知名度。请参赛团队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张家埠村拍摄富有当地特色的宣传片及系列短视频,助力张家埠村的未来乡村建设。

农业科技类

7.青南村楠竹全竹高值化利用技术方案

青南村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万亩以上的竹林,并以毛竹(楠竹)为主,有着近数十年的竹制品、竹笋养供历史。但随着市场对竹制品的需求减少,人力成本的提高,高科技竹产品的进入门槛提高,近年来全村竹林大部分渐呈荒弃状态。请参赛团队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毛竹全竹高值化利用进行研究,提出技术改进方案。